
参加省直机关青年干部培训班有感 ——以“两个至上”破解“十年未解之困”
在省委党校为期一个月的调训,是一次难得的思想淬炼之旅。系统的党性理论授课、丰富的红色实践教学、浓厚的研学思辨氛围,时刻鞭策着我沉下心来多思、多想,扎扎实实地多学、多记,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温“四史”,我跳出“就党建学党建”的局限,深刻认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理解更透彻,政治信仰更稳固。
培训中,老师反复抽丝剥茧的 “实事求是” 思想方法、“群众路线” 工作准则“为民服务”根本宗旨,如同一个个钥匙打开了我的认知,让我跳出日常事务的局限,得以从更高维度重新审视 “为谁工作、如何工作” 的根本命题。
课堂上,关于初心使命的深刻讨论、关于担当作为的鲜活案例,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单位基地危房征拆,让我愈发清晰地体会到:当 “人民至上” 从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当 “生命至上” 成为决策施策的根本准则,就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次回到三年前的那个夏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是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两个至上”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化局湖南院基地家属楼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270多户住户中不乏建国初期为湖南地质事业开疆拓土的老地质高工。由于过去十年间错综复杂的原因,原规划拆迁改造的项目停滞不前,地基下陷,墙体开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职工群众的安全问题,永远是底线问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先算政治账,后算经济账,先算安全账,再算项目账!”中煤总局书记贾春曲掷地有声,为十年之困点亮了希望之光。两天之内,两级党委敲定了线路图,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地方政府打开“政策绿色通道”,中化局特事特办筹集3.3亿元排危征迁补偿资金,院领导分栋到户,有关部门人员随时待命,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保卫战果断打响!
18天内完成了D级危楼清栋工作,48天完成全部人员搬离工作。长沙暴雨天气来临前,人员撤离,房屋腾退,水、电、气销户,职工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后续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两级党委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困,把人民的生命安危放在了首要位置……纸短情长写不完肺腑之感”——来信中一百多个亲笔签名和鲜红手印是人民群众心声的真实写照,也是两级央企党委与地方政府的“央地合作”精准施策的最好回报。
十年“未解之困”在两个月得到了强有力的解决,十年以来数任领导、数个调研队伍差点把老百姓的信任弄丢了,而这次三级党委披荆斩棘、担责为民的果敢决策又一次赢得了民心。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见证了从拉横幅上访到送感谢信的转变,这不是简单的矛盾化解,而是初心与民心的同频共振。这场历时两个月的“挂图作战”,不是冰冷的政策执行,而是用脚步丈量民心的温度。当总局党委把“政治账”算在“经济账”前,把“安全账”排在“项目账”先,便已在百姓心中筑起了比钢筋水泥更坚实的信任之基。那些被反复修改的补偿方案、迅速高效的决策流程,都在诉说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共产党的根基从来不在文件里、口号中,而在每一次“先算安全账”的果敢里,在那封盖满手印的感谢信里。
原来所谓“以人民为中心”,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你我躬身入局时,用担当让“人民”二字有了具体的模样,让“生命至上”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亲历此次事件后,我对自身平时在工作中如何践行“两个至上”,如何增强个人履职能力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清晰的行动路径:
其一,秉持“脚步丈量民情”的务实态度,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全方位、深层次摸清群众需求,确保调研成果精准反映真实民情,为科学决策筑牢根基。
其二,恪守“效率回应期待”的服务准则,以高效行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将问题解决融入日常工作点滴,切实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
其三,强化“政策机制破题”的思维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将“特事特办”的应急经验转化为常态化保障机制,推动党的理论政策在基层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李冬洁2025年7月1日书于湖南省委党校
供稿:李冬洁
初审:潘娜
复审:李冬洁
终审:吴宏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 备案号:湘ICP备17023386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沙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