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青年说——2025年新员工入职感悟①
盛夏时节 青春正好
又是一年萌新入职季
又一拨心怀热忱的青春力量
满“新”欢喜地加入中化湖南院
今天,我们一同聚焦2025年新员工
聆听他们的职场“新”声
感受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
我的地质工作初体验
于米提江·奥布力喀斯木
到怀化参与项目,刚好七天。这一周过得很特别。每天早上从酒店出发,晚上回来,来回的路上能看到不少与我家乡新疆不一样的景色,稻田、竹林,还有连绵的青山,和家乡的戈壁滩完全是两种样子。
在西安上学时,虽也接触过地质实习,但多是在相对平缓的黄土台塬。可真到了山上,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些可能出现滑坡的地方,长满了草和树,好多裂缝都藏在下面,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第一天,同事让我去看看一处山坡有没有问题,我看了半天说没事,结果拨开一丛灌木,指着里面一道几厘米宽的缝说:“你看这是什么?”我当时脸就红了,原来实际的工作比书本上难多了。
早上七点从酒店走,坐四十分钟车到项目地,然后拿着无人机、记录本,沿着山路走,记录下山坡的情况。山路不好走,有的地方很陡,得抓着旁边的树枝才能上去,有一次穿的运动鞋,下午就沾满了泥,裤脚卷到膝盖还是溅上泥点。周五下午下了场雨,山上更滑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裤子上全是泥,同事们赶紧拉我起来,还开玩笑说:“这是山给你留的纪念。”虽然有点疼,但心里挺暖的。
吃饭的感觉,和在家乡、在西安都不一样。新疆的饭离不开馕和羊肉,西安的面食很多,而这里顿顿几乎都有米饭。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但同事们都很照顾我,知道我吃不惯,有时会带我去当地的新疆烤肉店吃烤肉,就算不在家乡,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我也把家里寄来的馕、干果分给大家,他们都说好吃,还问我一些新疆的美食和景点,他们听得很认真,这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近了不少。
我是维吾尔族,刚来的时候,普通话虽然能说,但有时候听不太懂当地的方言,有时候同事说快了,我得让他们再说一遍。但大家都挺耐心,慢慢说给我听。
这一周里,我慢慢明白,做山体滑坡防治工作,不光要懂书本上的知识,还得不怕吃苦,要仔细,要和当地人好好交流。有次看到山坡下有几户人家,同事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让他们住得安全。那一刻,我觉得这份工作挺有意义的。
现在,每天晚上回到酒店,我都会把白天看到的、记录的东西再整理一遍,想想哪里做得不好,哪里明天要注意。手上磨出了几个小茧子,虽然有点不舒服,但这是工作的证明。从新疆到西安,再到湖南,我走过了不少地方,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适应,但这次不一样,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工作,我想好好干。
家乡的亲人打电话问我在这里怎么样,我说一切都好,同事们很照顾我,工作虽然有点累,但能学到东西。他们让我好好努力,注意安全。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怀化的夜景,心里挺踏实的。接下来还有很多日子,我要慢慢学,慢慢适应,把这份防治山体滑坡的工作做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新起点、新愿景、新征程
愿他们以热爱为灯、以信念为锄
并肩深耕于山河之间
于方寸岩芯里读懂岁月密码
在大地脉动中
书写新时代的“地质人”答卷
供稿:于米提江·奥布力喀斯木
初审:潘娜
复审:李冬洁
终审:吴宏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 备案号:湘ICP备17023386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沙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