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搜索
Menu
imgboxbg
内容标题

地质青年说——2025年新员工入职感悟④

详情

盛夏时节 青春正好

又是一年萌新入职季

又一拨心怀热忱的青春力量

满“新”欢喜地加入中化湖南院

今天,我们一同聚焦2025年新员工

聆听他们的职场“新”声

感受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

 

以初心赴使命,以青春写担当

杨毅强

7月15号,正值盛夏,我来到中化湖南院资源生态中心在怀化洪江市的地灾隐患点调查项目组,脚下的红土地蒸腾着暑气,我们的工作也因这份炙热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

这几天,日均35℃的高温是工作常态。汗水一早就将衣服浸透了,又被体温烘干,再浸透,再雨淋,这样的条件我们已慢慢不在意,但是调查工作所要关注的细节和条文我们特别在意。在木屋和竹林间穿梭,我们需排查房前屋后隐蔽的裂缝、蠕动的土层,还要仔细询问老乡们滑坡灾害发生的时间、规模、特征,以及民众和当地政府的应对措施,为确保民众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有时山路陡峭难行,脚下的碎石不时滚落,旁边就是数米高的陡坡;有时泥泞路滑,稍不留神就摔跤。同事却步履稳健,我感到大家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感到一种轻松的、敬业的劳动、奋斗精神。

在乡村振兴的蓝图里,地质安全是最基础的底色。地灾监测工作看似平凡,实则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危。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乡亲,跟我们描述滑坡来临时的危险、慌乱;也会遇到一些家属跟我们抱怨得不到更多照顾、需要自己掏钱修挡土墙;也有一些家属给我们提意见,希望我们多跟上面沟通,请求政府多支持。朴素的话语里,是百姓对安全最真切的期盼。在某一时刻,烈日下的疲惫被一种使命感驱散——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更是在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防线。在与村民的接触中,我渐渐明白,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每一寸土地都远离灾害威胁,需要每一户人家都能安心生产生活。我们监测的每一个数据,发出的每一次预警,都是在为乡村的发展保驾护航。

扎根地质,是对事业的忠诚。胸怀祖国,是对初心的坚守。从李四光先生踏遍山河探索地质规律,到新时代地质人在灾害一线冲锋在前,红色基因始终在血脉中流淌。乡村里到处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勉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新一轮找矿突破形势下,我们作为党员更要在新一轮机遇中抓住机会,建功立业。党建引领不是口号,而是危难时刻党员先上的担当,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作为新时代地质人,我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党建引领下传承“三光荣”精神,用脚步丈量山河,用专业守护家园,这便是对“胸怀祖国”最生动的诠释。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和AI革命浪潮大背景下,作为地质队员,对地质科技事业的坚守注定成为生命中最厚重的底色。

 

 

新起点、新愿景、新征程

愿他们以热爱为灯、以信念为锄

并肩深耕于山河之间

于方寸岩芯里读懂岁月密码

在大地脉动中

书写新时代的“地质人”答卷


供稿:杨毅强

初审:潘娜

复审:李冬洁

终审:吴宏

版权所有: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        备案号:湘ICP备17023386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沙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