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精准”起航地 描绘“机场”新蓝图
近日,我院第一党支部、第五党支部以“走进‘精准’起航地 描绘‘机场’新蓝图”为主题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集体学习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和由我院负责勘察的湘西边城机场以及毗邻的矮寨大桥。
走进“精准”起航地。初秋的湘西,天高云淡,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留下的红色足迹,党员们首先来到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重温“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边走边看,边学边悟,聆听扶贫故事,见证乡村巨变,从中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感受到十八洞村脱贫之路的自力更生精神、发展产业的创业精神、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了解到十八洞村思想建设、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等方面的鲜活经验,从而深深感受千年苗寨吐故纳新、积蓄发展的力量。
党委书记王无限有感而发:到十八洞村进行主题教育,大家目睹了十八洞村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了大家对开展精准扶贫、建设新农村这一伟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共同富裕,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优秀传统价值观,更是“人民至上”的党的宗旨体现。
描绘“机场”新蓝图。湘西边城机场位于花垣县花垣镇老天坪村,紧邻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机场占地235公顷,总投资28.48亿元。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以后,湘西边城机场启动选址。如今在“精准扶贫”理念提出10周年之际,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
夕阳西下,美景如画。我们登高远眺,阳光洒在古铜色的航站楼顶,闪耀出熠熠光彩,号称全省“最高海拔”、“最美云端”的湘西边城机场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
第五党支部书记向其林正是当年承接湘西机场勘察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在去往机场的行车途中,他分享了机场勘察的艰辛和竣工后回访的喜悦,在车上给大家讲述了一堂生动而鲜活的微党课。早在2015年我院院长吴宏(时任三公司经理)就开始筹划参与机场建设,得益于优质的标书编制、成本报价、技术优势和大型项目管理经验成功中标了湘西机场初勘及详勘,这也是我院第一个中标的民用机场勘察项目。经过七年深耕,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质量过硬的技术水平,践行央企责任与担当,攻克了岩溶地区勘察一道道难关,确保了项目高质量低成本,历经波折艰辛,做到了“一个工程,一座丰碑”。由于机场位于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的喀斯特山丘地带,地质复杂程度超出了原设计方案大纲,得益于我院严谨认真、担当善创的工作态度,甲方将后续补充勘察均委托我院,最终结算产值达580万元。该项目不仅给我院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更为当年的“湖南化勘”打出了响亮名片和优质品牌。
在现场大家听取了机场负责人对工程筹划审批、立项开工和全面建设的情况介绍,以及建设中鲜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大家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踏勘“矮寨”忆艰辛。矮寨大桥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远望大桥犹如一条褶皱的带子、一根压缩的弹簧、一道陡峭的天梯,除了其跨度和高度令人惊叹外,巧妙利用地形的线位设计、桥隧塔锚的一体化构造及以大桥自身的观赏性同样的是世界工程界里绝无仅有、引人瞩目的。在气势磅礴的德夯大峡谷上空,一桥飞架矮寨公路,三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奇崛壮美的旷世奇观。作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的合作伙伴,我院第一党支部尹国荣等多人在2003年就参与了该段线路的选线调查工作,最终与设计院利用了地势、地貌特点,横跨德夯大峡谷,谱写了勘察选线在群山、深幽峡谷之间的传奇,造就了世界级的人类工程奇迹。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我院第一党支部与第五党支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课堂。现场党员纷纷表示,要把在十八洞村、湘西机场建设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融入到项目管理和日常工作之中,坚持以党建促业务发展,创新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在干事创业中锤炼担当,树立“国之大者”的志向,强国有我的抱负,不断提升地质工作技术水平,为湖南院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院属两个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参与机场建设的项目部代表共26名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 备案号:湘ICP备17023386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沙 后台管理